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这就要求教师把课堂教学的时间真正交还学生,打造“学为中心”的高质量课堂。
12月12日至13日,乐山市2019年小学数学“研创学习”教学研讨活动在夹江外校开展,主题为“学为中心 为创而研”,充分交流小学数学“研创学习”课堂实践和科研经验,创新乐山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模式。来自全市12个区市县的600余位数学老师参加了此次教学研讨活动。
夹江外校副校长刘伟代表全校师生欢迎老师们的到来,希望通过此次教学研讨活动,与会老师们能收获满满,不断提升自己,努力培养学生无法被人工智能所替代的核心发展力。
夹江外校副校长刘伟致欢迎辞
夹江县教育局副局长张学勤感谢乐山市教科所将此次教学研讨活动放在夹江外校,这是对夹江外校以及夹江教育的充分肯定。张局长讲到,世界在改变,教育在改变,学生在改变,我们也要随之改变。夹江县教育局对教育有了更多、更深层次的思考,致力于让每一个孩子享受公平的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夹江县教育局副局长张学勤致辞
全国名师倾情助阵,撩开研创的面纱
浙江省特级教师,全国赛课一等奖获得者顾志能老师亲临会场,倾情助阵。以《笔算除法》为题,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给大家做示范教学。顾老师真正做到“学为中心”、“以问引学,老课新上”,通过学生自主提出的三个“真”问题贯穿全课,给大家呈现了一堂“生态课堂”、“生本课堂”。引领学生徜徉探究空间,谋求自由发现;巧借问题情境,自主破解问题;践行自我评价,体验成功愉悦。
顾老师大道至简的课堂极大地震撼了与会老师们,大家惊呼这样的课堂才是真实的课堂,才是常态的课堂,才是“能带走”的课堂。
课后,顾老师从“目标、材料、过程、手段”四个关键词入手,就“研创学习”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并以《学生提问,以问引学,让数学课堂更具内涵》为题做了专题讲座,助力老师们撩开研创的面纱。
七位教师的勇敢尝试,吹响研创的号角
来自市中区、峨眉、马边、五通、夹江的7位老师勇敢尝试,为与会老师现场做课,展示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将研讨活动推向高潮。
课堂风采
夹江外校吴霞老师老课新上,执教《植树问题》。吴老师精准地把握住学生研究植树问题的知识基础(包含除),大胆放手,直接抛出研究素材,引导学生准确地找到研究的方向(到底是加1,还是不加1?)。充分相信学生,不设前提地让学生自主研究,交流汇报,创生出植树问题的模型。整堂课,学生的研究热情高涨,课堂创生丰富多彩,把化繁为简、一一对应、数形结合、数学推理、数学建模体现得淋漓尽致。
别开生面的聊课互动,碰撞研创的火花
“我们怎样才能让探究活动取得最大化价值?”、“哪些元素决定了圆柱的大小?你是怎么让学生去体会的?”、“本节课你到底想让学生研究些什么?”……这是本次活动的聊课环节。
上课老师和聊课嘉宾围坐在一起,以“问题”为导向,上课老师通过回答聊课嘉宾的问题,交流了自己对“研创”的理解、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和课堂呈现过程。互动式的聊课,像“答记者问”,让研讨更高效,让问题更聚焦,让思维碰撞更热烈。
市教科所为授课团队及聊课嘉宾颁发荣誉证书
研创共同体应运而生,扬起研创的风帆
13日下午,在这个令人激动的时刻,来自全市50多所志同道合的学校在市教科所的组织下成立了“小学数学研创学习共同体”。
市教科所小学数学教研员张丽主持共同体成立仪式
市教科所副所长林宾以《基于研创学习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变革》为题,从研究的背景、研究的进展、研究的目标、研究的成果、研究的措施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和指导。
在市教科所的带领下,夹江外校小学部全体数学教师与全市小学数学教师携手,正式扬起了研创的风帆,在课堂变革的海洋里乘风破浪,扬帆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