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江外国语实验学校 邓文黛
[摘要]美术是一门艺术性的学科,对于学生学习趣的培养,对美术学习有重要作用,通过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在课堂中表现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建立健全学生的人格,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和质量,让学生的美术学习取得更好效果。兴趣在美术这门动手性强的课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在今后的各科学习乃至生活中都非常重要。在低段一二年级的美术教育应密切围绕着儿童成长的特点而展开,借助儿童的非常丰富的想象力来讲授课程,让孩子能够在美术实践中体现他们的创造力,从而达到低段小学生美术教育的目标。本文通过怎样提高小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做个简单的分析。
[关键字]美术教育;兴趣;美术教学
一、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很关键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对学习感兴趣了,才能自觉积极主动去接受新事物,接受传递给自己的知识,进而掌握新技能。掌握知识,新技能对大多数人来说又极具成就感,也就能更加主动去接触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兴趣也是信心的推动力,对于低端的小学生而言,他们大多数对美术的学习是非常感兴趣的,他们在课堂上总是充满信心地大胆表现自己。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经常表现出创造的欲望和热情。
我在讲一年级《让我的飞机飞上蓝天》这一课时,男生显得尤为激动。我向他们提问你知道或见过哪些飞机,所有人都争先恐后回答问题,甚至跳起来举手回答,生怕我不抽他回答问题。与同学们一起分析了飞机的结构组成部分后,我播放了PPT,展示了各种各样的飞机,只听得见教室一片片哇!哇!哇!
二、美术教育中的普遍问题
(一)部分学生并不重视美术
虽然在小学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没有像初中、高中那样严峻的升学压力,但由于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在小学年龄阶段的学生其实也面临着不同的学习压力,家长为了让孩子全面发展也会进行不同的学习培训从而忽视学生在美术方面的教育,使得在学生的潜意识里也会认为美术并不是一门重要的学科而不重视美术学习,正是由于学生这样在思想上对于美术的不完全认识,也直接导致了学生不重视美术学科的行为,导致学生对美术课堂提不起兴致。
(二)部分学校不重视美术学科
虽说是小学,但也存在一定的学习压力,部分学校,老师过于重视语文、数学、英语这种主要学科从而忽视了小学美术课堂能够给学生带来的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感性认识,部分学校教师也由于过于重视学生的学科成绩而随意占用美术课进行其他课程的教学,此外家长方面关注的也是学生语文、数学、英语方面的学科成绩,而并不注重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以及美术情操的培养。
三、如何保持美术课堂的积极性
因为美术教育,既形象生动,又鲜明直观,所以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促进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等方面,有它特有的优势。因此美术教师要大胆改革教学方法,勇于创新,根据学生兴趣特点与认知的规律,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消除学生心中的学习压力,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我们应该利用学校现有的条件尽量开展好课堂教学。使学生更真实的感受到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这样的课堂才是培养孩子兴趣的乐园,这样让学生在兴趣中吸取知识和掌握技能,就能收到最佳学习效果,充分发挥课堂活跃的优势作用。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构图能力。所以教师要根据教材,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活跃课堂,培养学生兴趣。教师本身要有创造性思维,要思路活跃、方法新颖,学生感到有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能引起学生积极思维,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兴趣是学习知识与文化的基础,那么有了知识与文化,才有资格谈创造力。在低段的美术教育中,为了要养成学生的个人创造能力,首先就需要我们美术教育者从思想上转变教育观念,明确美术教育目标,并不是让学生依葫芦画瓢,老师画一步学生画一步。要让学生在生活的影响下能使用教师给出的方法,画出自己的想象,创造属于自己的东西。因此,在小学低段的美术教育中,我不提倡完全教师做示范画,让学生跟着一步一步画。作为一个美术教育者,应为了对学生个性的彰显,在教育内容和观念上多种多样,让学生自由去想象才能创造出个性化的作品。鼓励他们去创新,激发他们的创造激情,善于创设教学情境,能在具体的情境中发挥自己的能力,学习更多美术知识,积极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但在创设情境时,教育者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必须清楚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能在公平公正轻松的课堂上成长,不用特殊的眼光去对待任何一个学生;其次,课堂上师生的互动也非常重要,要和学生真诚相待,以小朋友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让他们认为老师是他们的朋友,积极主动地跟老师学习美术知识,最后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提问课后进行反思,让学生在反思中成长。
四、结束语
美术课程不仅仅是关于绘画的创作教学,同时也是让学生的手工制作得到提升的一门学科,教师可以在日常美术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不同的手工制作教学。由于小学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尤为好动,因此对于能够自己动手创作的过程和机会都会显得比较积极,而进行手工制作的过程也可以很好的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美术的兴趣。其次,教师可以选择把学生做制作的手工作品进行统一的展示,做一个学生作品交流的平台,只有学生对于美术教学表现出兴趣,才能使他们的课堂学习变得更加主动、更加积极,从而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有所收获、有所进步。教师要不断挖掘不同年龄阶段的小学生的特质以及心理特点,即使对自己的美术课堂教学方式方法进行调整和更新,从而在根本上提升学生在小学美术课堂上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晓丽.探讨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有效激发学生兴趣[J].美术教育研究,2016(20):150.
[2]李政.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中外交流,2017(9):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