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课堂中有效提问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日期:2021-05-23

夹江外国语实验学校  江岚

 

    所谓“问题”,就是不能及时达到的目标或者不能立即知晓的内容。小学生有爱探索的天性,对未知的世界充满好奇。提问是实现师生互动的重要手段,是师生交往、互动和对话的重要外显形式。它是通过师生的相互作用,检查学习、促进思维、 巩固知识、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主要方式,也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做的较高水平的智力动作(吴正宪,2014)。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提问的艺术,精心设计课堂提问,竭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主动思考,自主探究,以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下面以自己的一些案例为研究素材,通过呈现、分析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回答,说明有效提问对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作用。

一、巧妙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导入环节设置特定的问题可以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诱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案例:在执教新标准小学《英语》一年级起点三年级 上册Module8 unit1 “This is Sam’s book.”一课时,教师在导入环节出示了一张Sam提着书包跑步的图片。以下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回答:T:Who is the boy? How does he feel? S1: He is Sam. He is in a hurry. T:What is he doing? S2: He is going to school. S3:He is going home. S4: He is running. T:Guess. Why is he running? S5: Maybe he is late for school. S6:He is playing with his friends.在有了以上对话后,再提出问题Why is he running? What happened? 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课文动画。

这样的问题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刺激了学生的求知欲,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自然集中注意力,主动探索和思考。

二、情境式提问促进学生自主探究

情境式提问是教师通过设置形象的场景、活动,激起学生的情绪、情感以及丰富的想象,把学生带入文本情境中的一种提问方式。情境式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引发学生开展积极地思考和深入的探究,真正帮助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探究、构建知识,从而达到培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严永金,2014)。

案例:在执教新标准小学《英语》一年级起点三年级 上册Module8 unit1 “This is Sam’s book.”一课时,课文学习环节,教师利用课文创设了如下问题情境:T:Sam is running. He is not careful. He bumped with Daming. So their things fell on the floor. What can you see?然后出示课文图片。S1: I can see a white book. S2: I can see a yellow book. S3: I can see a toy horse. S4: I can see a yellow school bag. ...学生纷纷起来说自己看到的物品。学生边说,我边把他们提到的东西贴在黑板上。T:Whose things are these? Let’s help Sam and Daming to find their things.接着播放课文录音,要求学生勾出Sam’s, Daming’s。然后示范,This is Sam’s book.边说边把书帖在了Sam’s 的下面。学生积极举手起来,帮助Sam和Daming找到自己丢失的东西,并练习了本课的重点句型。

教师在设置问题情境时注意到了以下几点:首先,问题情境具有生活性。教师在英语课堂中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探究动机,他们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运用本课所学的句型帮助Sam,Dming认领自己的物品。其次,问题情境具有趣味性。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创设形象化的问题情境,有效地唤起学生的共鸣,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促使他们认真思考,积极探索。

三、引导式提问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引导式提问是指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提出一系列问题,启发和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从而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严永金,2014)。此类问题或从教材的深层理解着手设计,或从教材的重点、难点着手设计。

在执教新标准小学《英语》一年级起点三年级 上册Module8 unit1 “This is Sam’s book.”一课时,在引导学生理解完大意以后,出示了图片对话如下:T: We helped Sam and Damming to find their things.Lingling helped them too. Is Lingling a good girl? Ss: Yes. T:But is Mrs Smart happy? Why? Read the text by yourself and find the answer. 学生通过自读课文回答如下:S1:Mrs Smart isn’t happy. Because she see toys. T: Are the toys Lingling’s? S2: No. They are not Lingling’s toys. T: So, what does Sam say? S3: Sam says, That is my toy horse. And that is Daming’s ball. T: What does Daming say? S4: Daming says, We are very sorry. T: What do you learn from Sam and Daming? S5: They are honest. S6: 他们知错就改。 T:So Sam and Daming are good children. Boy and girls please be honest. Because honesty is a virtue. 升华了情感,启迪了学生的思维。

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通过引导式提问引导学生深层次挖掘课文,促进学那生掌握知识,并获得学习方法,明白怎么样深层次理解课文,从中学习了做人的道理。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作为主体,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思维,通过设定有吸引力的问题情境,启发学生进行思考,通过巧妙的提问来提升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从而形成发散式思维模式。注重课堂提问的艺术,采用高效的提问方式,不仅可以用好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还可以调节课堂的互动氛围,沟通师生、生生的感情,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整体科学思维的提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