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片段教学设计思路简析

日期:2021-06-11

单位:夹江外国语实验学校  姓名:曾梓然

 

[摘要]:当前,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社会对教师的职业要求越来越高。不管是教师资格证的国考,还是教师技能大赛、用人单位招聘面试等,师范生的片段教学技能都处于重要考核环节。而作为教学的准备——教学设计,当然也不容忽视。本文将厘清片段教学的含义,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片段教学的进行分析,总结片段教学设计的一般思路。

[关键词]:片段教学  教学设计  策略方法

1.片段教学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升华,师范生的整体素质被摆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2013年8月15日,教育部发布《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全国开始全面落实教师资格证国考制度,通过国家统一考试是获得教师资格的必经之路。办法规定考试分为笔试与面试,面试中的试讲就包含十分钟模拟情境的片段教学,考查考生的职业认知、心理素质、仪表仪态、言语表达、思维品质等教师基本素养和教学的设计、实施、评价等教学基本技能。因此,教学的能力就成为考核其面试成绩的重要依据之一。这一规定无疑是抬高了教师职业的门槛,改变过去师范生毕业后直接取得教师资格证的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师范生严进宽出的弊端出现。伴随着对师范生教学技能要求的提高,师范生平时的微格教学训练的重要程度也随之提升,同时,在教学技能大赛、教师招聘中片段教学也是重要考核环节。综上,在当下的社会背景下,片段教学的设计和训练尤为重要。

本篇论文着重探讨语文片段教学的含义特点、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片段教学例子,从选点切入、教学方法、教学思路、语文课程标准等方面进行论述。总结出一个好的语文片段教学应如何设计与实施,为师范生提升自己的片段教学能力提供帮助。

2.片段教学的定义与特点

2.1片段教学的定义

关于片段教学,目前有如下定义:

片段教学是相对于传统完整一课时(一般为45 分钟)的教学而提出的,片段教学内容一般是截取某节课的局部内容或围绕某个主题进行教学。

片段教学以小组为单位,由师范生自行组织,自主选择某篇课文中的某个相对完整的教学片段,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流程,先进行五分钟的说课环节,主要讲述片段教学设计以及设计意图, 接着用10 到15 分钟的时间实施片段教学。

所谓“片段教学”,一般说来,是截取某节课的某个局部的教学内容,面对评委或参加教研活动的教师,进行模拟教学,时间大致在十至十五分钟。

片段教学是指任教者在规定的时间内(一般是15 分钟) 对某一教材内容的某一片段进行虚拟教学,来展现其教育理念、教学能力和教师基本素质,是训练和督促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及质量的有效手段及重要途径。

那么,作为一个在校大学生,笔者量力而行,将研究就聚焦在师范生身上。综合以上对片段教学的解释,笔者认为可以这样定义片段教学:师范生的片段教学,教学时长在15分钟左右,通过虚拟教学课堂,在短时间内突出教学重点,完成教学目标,展示教学素养所进行的教学。

2.2片段教学的特点

片段教学具有全面性、完整性、虚拟性、实践性的特点。

全面性是指片段教学对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全面提升。片段教学虽然是片段,但正是一个个的片段构成了一堂完整的课。片段教学可以看做是一堂完整的课的缩影,它可以考察多种师范生的教学能力,如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能力、板书能力和评价能力等。因此,一次片段教学,对于师范生的能力也是一次完整的考核和提升。

完整性是指一个片段教学犹如一堂完整的课,需要预先设定教学目标与重难点,有自己的教学方法与步骤,同时需要考虑与整堂课的关联。它与一堂完整的课最大的差异在于时间与知识容量上,片段教学也有头有尾,不是字面意义上零碎的片段。

虚拟性是指片段教学的课堂是虚拟的,无真实学生参与,一般是由同班同学扮演学生或根本没有学生参与。在没有学生参与的片段教学中,需要师范生自行创设教学情境,假想学生的存在,预设整个教学可能提出的问题并自己解答,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就是采取这种虚拟情境的片段教学方式。而由同班同学扮演学生的片段教学课堂,由于不是真实的学生,教学情况与实际相比也有较大出入,是虚拟的课堂而不是真实课堂。

实践性是指片段教学必须通过实际操作反复练习,而不是坐在教室,研读书本就能进行好的。片段教学是提升师范生教学技能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它将学生在课本上学习的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战中总结经验,以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质。

3.片段教学设计实例探析

下面笔者列举两个片段教学的例子,通过对其教学设计的分析,探寻语文片段教学设计的一般策略。

3.1教师技能大赛中的片段教学

第一个片段来自第七届“华文杯”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语文教学技能大赛的特等奖作品,讲课人是一位来自四川师范大学的女生。她的教学过程为:

1、请同学们欣赏鹅的图片,朗读古诗《咏鹅》,引出白鹅的步态特征。

2、课文中有哪些词体现出了白鹅的步态高傲,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3、提问:既然是写白鹅,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其他小动物?

4、运用填空法,请同学们将句中缺失的信息补充完整,强化理解“局促不安、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等词语,通过朗读让同学们进一步感知白鹅和鸭子的步态特点。

5、播放视频《净角出场》,深入理解鹅的高傲步态,并且学习比喻的修辞手法。

6、通过角色扮演、集体朗读等方式,让学生感知鸭子步态的急速以及白鹅步态的从容。

7、总结:在学习白鹅步态的过程中,我们积累了很多好词好句。课后请同学们试着运用这些词语造句。

《白鹅》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的课文,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作者抓住形象特点的写法,积累词语,并且体会作者对鹅的赞美与喜爱之情。上面的片段教学重点放在带领学生欣赏鹅的特点,学会理解、运用词语上面。片段的亮点在于通过图片、音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方法,让学生直观感受鹅的形象,这对于小学学段的学生来说是很必要的,并且通过对比教学,使学生对鹅的特点有更清晰、深入的认识。对于低学段的学生来说,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并且由于学生年龄小,注意力很容易被分散。这时候教师就得抓住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多媒体呈现吸引学生,并且在课堂中多与学生互动,设计一些问题,通过有奖问答、竞猜等让学生参与其中。但是抓住学生注意力的目的,是让学生学有所获。上面的片段就很好的表现了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知识。在生活中,比起鹅,同学们应该更熟悉鸭子,于是选手采用将鸭子与鹅的姿态对比,让学生来扮演,形象生动的使学生感受鹅的特点,深入理解词语的意思。片段教学中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调动学生的感官,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我想这也是该片段获得特等奖的原因。像教师技能大赛这种选手可以自己选择课文的情况,我认为师范生应尽可能选择一些与自身气质符合的课文。例如上面的片段,女生选择这样一篇抒情散文,更容易展现自己的亲和力与温柔和蔼的性格气质,为自己的教学加分。

3.2名师教学片段的研习

下面的教学片段选自李吉林老师的《桂林山水》,该片段的教学点是找出漓江水的特点,感受漓江的美。因为从教学容量来看,该片段很适合拿来做片段教学,并且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法也很值得学习,所以笔者希望通过研习下面的片段能对师范生的片段教学有所帮助。

1、文中有一个句子“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水如此安静,请大家想一想这样的画面有多美。

2、在桂林的漓江之畔,许多游船静静地躺在岸边,好像是在等待远方的来客。我们轻轻地靠近小船,撑着船,向漓江的深处划去。我们“荡舟漓江”,却丝毫感觉不到船行的音响,水流的声音。我们感受漓江水的温柔,体会一下漓江的水“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是怎样的一种美?

3、播放音乐,渲染情境。

4、同学们,在刚才的音乐里,你们听到了水流的声音了吗?它的声音好听吗?你能用一个词来表达水流的声音吗?(潺潺、淙淙、哗哗、叮咚叮咚)

5、同学们,请你们闭上眼睛,用心来感受一下水流的声音。静静地想一想,漓江的水是怎样的美?你们听得到漓江的水哗哗流动的声音吗?潺潺流动的声音呢?叮咚叮咚的声音呢?淙淙流动的声音呢?现在你们能够看到漓江的水流动的样子吗?

6、我们顺着水流的方向向远处望去,你们看到了什么?我们站在船上,举目远眺,看到了什么景象?漓江的水绿吗?漓江的水绿的像什么?“翡翠”就是绿色的玉石,这块玉石上有斑点吗?从哪个词可以看出?

7、回归课文,朗读品味,感受语言的精美。教师引领学生进行朗读,注意停顿和重音。

《桂林山水》收录在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中,是一篇抒情散文,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感悟桂林山水的特点,欣赏它们的美,激发对祖国大江大河的热爱之情。上述片段最值得称道的就是老师运用自己优美的语言和亲和力创设情境,在想象中感悟、学习。对于小学学段的学生来说,通过有趣的方式来潜移默化的学习是比较容易接受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大量优美形象的语言引导学生的思维,仿佛置身于课文中,加入音乐渲染氛围,更是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李吉林老师将情境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五要素概括为:“以培养兴趣为前提,诱发主动性;以指导观察为基础,强化感受性;以发展思维为核心,着眼创造性;以激发情感为动因,渗透教育性;以训练语言为手段,贯穿实践性。”对于抒情散文,创设情境可以说是最佳学习方式,如果只是一味的朗读,学生形成不了形象性思维。在李吉林老师最初上《桂林山水》这堂课的年代,教育技术没有现在发达,采用的还是纸质图片、录音机这样的老式设备。如今,多媒体技术早已引入语文课堂,教学手段丰富多样。教学中可以加入展示图片,播放音、视频等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参与智力活动,想象画面,更深入体会课文,做到情与理的结合。通过这个片段的选用,笔者想说的是,师范生要多多研究、学习名师的教学方法,并且在平时的教学训练时要有意识地运用。

4.片段教学设计的思路简析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要形式,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一个高效的课堂首先需要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与以往我们所说的备课有所不同,传统的备课是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点、强化考点为基础,存在静态、死板的缺点。教学设计不同,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为基础,是动态的、灵活的,根据学生的反应和对知识的接受程度老师会做出改变,它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笔者认为我们首先要认识到教学设计并不是简单地备课本,这也正是研究教学设计的意义所在。进行合理教学设计是每个师范生必须具备的技能。根据上面片段教学的分析,关于语文片段教学设计,笔者认为可以有如下几点思路。

4.1选材适当,内容适中

一个片段教学的展示时间只有15分钟左右,如果要想在短时间内展现自己的教学技能,选取的片段则很重要。对于选材,笔者在第一个片段教学就提到,在可以预先选择课文的情况下,例如教师技能大赛,师范生尽量选择自己平时熟悉的课文,文体风格与自己行课风格一致的课文,这样更能突出自己的优点,在大赛中取得好成绩。对于课堂容量的把握,片段教学虽然不是一堂完整的课,但是它也具有相对独立性,有头有尾。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们需要根据时间、学生的学段、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选择适量的内容和教学点来进行教学。如果老师把一课时的内容压缩在短短的15分钟内来讲,那未免太臃肿匆忙,所有知识点只能泛泛而谈。这样就会导致只有老师自己表演,降低学生的参与度,学生无法深入理解教学内容,最终造成无效课堂。

4.2目标明确,重点突出

传统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从纵向看包括四个层次:新课标意识—总目标;年级要求—阶段目标;单元要求—单元目标;课文要求—达成目标。从横向看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但是对于片段教学来说,显然无法将每个目标都达成。片段教学主要从纵向目标着手,再选择横向目标的一方面即可。只有将目标明确、细化,才能使自己的课堂丰满起来。例如上述第一个片段教学《白鹅》和最后一个节选片段《桂林山水》,都将重点放在体会课文描写对象的特点上,这也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于四年级学生的要求:能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片段教学不要求师范生在讲课时面面俱到,而是要明确目标,突出重点。

4.3贴近生活,方法多样

李镇西老师说过:“语文学习是一种生活习惯,或者说一种生活方式的自然呈现。让学生的语文学习与日常生活水乳交融,应该是语文教师的追求。”片段教学和平时的教学一样,以学生为主体,让学习能与生活联系,而不只是局限于书本的条条框框。特别是对于低学段的学生来说,课本的内容比较抽象,用生活经验辅助学习,才便于学生接受与领悟。上面选取的片段教学,都采取了不止一种教学方法,如阅读法、讲授法、实践法、对话法、电教法、研究法等,除此之外,还有名师李吉林的情境教学法。虽然一个教学片段的时间短、知识容量小,但是老师在课堂上也应该采取多种教学方法,除了传统的教学法,也应多研习名师们的教学法,在日常训练时多运用,这是锻炼与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

4.4着眼片段,关联整体

虽说片段教学是目前师范生在步入教师行业的一个硬性考核,但是笔者认为我们所做的一切最终都是为了服务于一线的教学工作。因此,要注意片段教学与教学总体的联系,避免因过度关注局部而忽视整体。平时在各项考核、教学技能大赛上我们更多的是表现自身的能力,想要在短时间内使自己的教学能够有特色、抓眼球,对于教学片段与整篇课文的关联欠缺考虑。为防止出现这样的情况,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要从整篇课文入手,根据学生的学段与现有知识情况确定整篇课文的课程目标与重难点,思考所选取的教学片段是服务于全文教学目标的哪一个板块。如果在教学时忽视与整篇课文的联系,就会造成教学时肆意发挥,天马行空滔滔不绝,而偏离课堂太远。

5.结语

片段教学是师范生对于教学的看法、采用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技能的融合和全面体现,片段教学是提升师范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构成师范生教学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引起重视。本篇论文着重探讨了作为片段教学准备阶段的教学设计思路,希望对师范生能够有所帮助。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基础教育改革步步推进,而改革成败的关键就在教师了,因此师范生要充分认识到提升自己能力的重要性。在当下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更新速度是非常快的,学生的整体素质在不断提高,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师范生必须与时俱进,学习新的教学思想,运用新的教学技术,在反复实践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永康,张伟.语文课程与教学新论(第2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8

[2]罗炳尧,周颖.中文师范生师范技能提升的有效途径[J].学周刊,2017(36):20-21.

[3]林建春.论教研新形式--片段教学[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2,(8): 66-68.

[4]陈焰香,林珩.虚境型片段教学中教学技能的应用探究[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8(02):119-123.

[5]王青.教师资格证“国考”背景下定向师范生“片段教学”的能力提升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04):164-165.

[6]刘常洁.浅谈语文教学思路设计的技巧和艺术[J].读与写(教育刊),2019,16(01):93.

[7]陈华忠.对“片段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教学与管理,2011(32):23-24.

[8]马巧琼.片段教学的运用与发展[J].龙岩学院学报,2011,29(S1):21-24.

[9]陈晓清.师范生片段教学技能训练探析[J].忻州师范学院报,2016,32(02):128-131.

[10]李镇西.语文教育其实很朴素[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7(11):1.

[11]江涌.片段教学理论的实践再探[J].教学与管理,2000( 10): 53-54.

[12]汲安庆.创新沦丧,教学何以矗立——以两则特等奖语文片段教学课例为例[J].教育科学论坛,2019(01):25-29.

[13]李红伟.李吉林情境教学的语言训练研究[D].合肥师范学院,2015.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15]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教师[2013]9号)[Z].2013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