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真问题,引发真研究

日期:2020-09-18

 ——“植树问题”一课的思考

夹江县外国语实验学校  吴霞

 

[摘要]植树问题这个内容很多学生可能在课外已经学习过,大部分学生可能已经知道结论,当教学的知识学生会了,教什么,怎么教?针对学情,以问引学,找到学生真正的问题所在,提出真问题,引发学生的真研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知道的不只是知识本身,还有科学研究的方法,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理解知识背后所隐藏的真正原理。

[关键词]植树问题  以问引学  研创  

 

植树问题通常是指沿着一定的路线植树,这条路线的总长度被树平均分成若干段(间隔)由于路线的不同(“植树的路线可以是一条线段”,也可以是一条首尾相接的封闭曲线如圆形)、植树要求的不同,路线被分成的段数(间隔数)和植树的棵数之间的关系也就不同。在现实生活中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公路两旁安装路灯、花坛摆花、锯木头、架设电线杆,等等,这些问题中都隐藏着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植树模型是非常重要的数学模型。本单元“数学广角”主要是渗透有关植树问题的一些思想方法,通过现实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借助线段图等手段让学生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抽取出其中的数学模型,然后再用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在研究植树问题时,有时不免会在心中进行一番思量和追问:“植树问题”为什么之前出现在四年级的教材,现在又出现在五年级的教材?“植树问题”仅仅是“植树”的问题吗?我们研究的目的仅仅是得到间隔数和棵树之间的关系吗?当我们把树植好后,学生可以感受到什么呢?

   一、基于学情,构建知识经验与生活经验

小学五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数学经验和数学学习方法,抽象思维能力也有了初步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类梳理的能力,但思维仍以形象思维为主。同时五年级的学生对于植树问题已有丰富的生活经验,五个手指头4个间隔,回家爬楼梯时一梯没有楼梯等,像这样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常见,学生容易在生活中找到相关的原型。从二年级开始接触,如排队、锯木头、花坛摆花等等,学生已经有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并有了自己的一些解决方法。从知识层面来说,植树问题的知识基础就是除法,要让学生明白这里为什么用除法,除法算的是什么?所以植树问题首先应该解决的是唤起学生的回忆,打通知识之间的联系。

师:学校买回100m的弹力带,每2米制作成一根,可以制作成多少根呢?

生:50根

师: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生:100÷5=20,算的是100里面有多少个5.

师:体育组老师有一根长20dm的的小木棍,要制作成2dm一根的接力棒,可以制作成多少根接力棒呢?

生:10根

师: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生:20÷2=10,算的是20里面有多少个2.

以上片断中,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相联,同时通过这样的课前活动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为植树问题找到学习的起点。

二、基于学情,提出真问题,引发真研究

学生对于植树问题并不陌生,甚至很多学生在课外已经学过植树问题了,那这堂课到底学生需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呢?基于学情,我们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把例题中的100m改成更长的1000m的路边植树,学生知道用1000÷5=200,算的是1000里面有200个5米,学生对于这里最大的困惑就是间隔数算出来之后到底是需要加1还是不加1,针对学生对于植树问题存在的最大困惑以此来引发学生的真正研究,为学生指明研究的方向。通过猜想—验证—归纳—应用规律,让学生体会数学研究的完整过程。

师:同学们,思考一下,你认为需要植多少棵树?你是怎么想的?

生(1)1000÷5=200 (为什么用除法)  (2)1000÷5+1=201

师: 对比两个同学的想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不同在于哪里?

生:都有除法,加1还是不加1

师:那到底加1还是不加1呢?你有办法证明你的想法吗?

生:画图。学生两人小组合作,画图研究证明。

学生作品展示

 图片1.jpg

显然,这样的孩子已经知道结论是201棵,他是在用结论来说理,并没有把关系背后的原理说出来。有孩子就提出既然不能画出201棵树来证明,那就用短一点的路来研究。

 

从作品中可以充分看出孩子已经有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了,他们用了不同长度的来说理,到底是该不该加1。学生研究间距是5m,总长为10m、20m、30m等,都验证出了棵树比间隔数多1。在整个交流过程中不断的追问,为什么棵树会比间隔数多1,多在哪里?让学生进行思辨,抓住植树问题的本质——一一对应。学生通过不完全归纳,找到了棵树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师:刚才通过从短的路开始研究,通过对不同长度的路, 每隔5米栽一棵,找到了棵树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那同学们来瞧一瞧这幅作品能不能证明,棵树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呢?

生:不能,不是每隔5米栽一棵

生:可以,对应之后就多了一棵树

师:你上来具体说一说呢?

生利用图片,一一对应之后,确实多出来一棵树

师:那这幅图呢?

 

从学生作品中可以看到从形象图到抽象的线段图,教师提出哪一种更好呢?让学生逐步明白研究手段的优化。学生从改变总长到改变总长和间距再到没有任何数据线段图。教师在整个交流的过程中往后退,把学生推到前面,让学生充分的表达,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中,通过画图、说理去解释,你懂了要想办法让别人都懂。学生明白了无论总长、间距怎么变,不变的是棵树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而这个关系的本质就是一一对应。学生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深度的建构起两端都植的数学模型。当学生研究透彻了两端都植的情况,有了研究的经验和方法,抓住了植树问题的本质,学生就有了自主创生的经验和基础了。

   三、基于经验,有理有效创学

学生的创学应是有理有据的,而不是凭空猜想的。学生的创学是基于学习过程中累积的知识经验和研究经验,有了这些,才会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才会更高层次的创学。

师:那如果是一端植一端不植,棵树和间隔数又会是怎样的关系呢?

生:棵树=间隔数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推理)两端都植的时候,棵树=间隔数+1,现在有一端不植了,那么多出来的那棵树就不要了,棵树就等于间隔数了。

师:我有点不明白,你能不能更好的方法让我明白呢?

生:画图

师:这里有一些图,能不能利用呢?

生:用两端都植的图进行推理。

 

通过研究两端都栽的情况,部分学生可以通过推理得知,只植一端的情况,和两端都不植的情况下,棵树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这就是学生的创,但是推理的过程比较抽象,对于很多学生来说还是不能够理解,这时就有学生提出依据两端都植的图进行推理证明,数形结合,推理的过程更易理解,在图中抓住一一对应这一本质,找到棵树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水到渠成。

通过学生的研究,建立起了植树问题三种情况的数学模型,让学生进行对比沟通,明确差异,方便学生理解记忆,更加深刻的构建起这三种情况的数学模型。同时为加深学生对植树问题数学模型的印象,而“数学广角”主要是通过简单的事例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因此设计了三个实际问题。

(1)5路公共汽车行驶路线全长12km,相邻两站之间的路程都是1km。 一共设有多少个车站?

(2)小红房间(如上图)挂了一串长2米的千纸鹤,每隔10厘米穿一个,一共有多少个千纸鹤?(只植一端情况)

(3)为了美化校园,学校在长30米的走廊上每隔2米摆一个盆栽(两端不摆),一共摆了多少个盆栽?

数学教学应以生为本,学为中心,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教师的引导不是硬性地把学生导向自己预设的框架中,而应是根据学生的经验精心的设计问题,抓住课堂的核心问题,利用学生的课堂生成,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在实践探究的过程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本能和欲望,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学习的不只是知识本身,还有科学研究的方法,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知识背后所蕴含的原理,更重要的是学习知识的方法和能力。

 

[参考文献]

《数学教师教学用书》五年级上册

《小学数学教师》2019年第1期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