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江外国语实验学校 文豪
【摘要】
足球作为全世界第一运动,覆盖的面积和国家也是最多的。但是中国足球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改革并没有显著提高,在我看来足球青训是基本,是提高中国整体足球水平的直接之路,也是能让中国足球慢慢强大的直接之路。作为一个基层足球教师,可能训练不出职业队队员,训练不出国家队队员。但是能够对中国足球整体水平的提高献出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针对校园足球培训我归纳了一下几个训练模块,从热身、身体素质、熟悉球性、足球基础、基本战术、游戏到比赛。从七个方面来进行足球训练。让学生能够快速进步,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足球基础、基本战术、游戏到比赛
在足球训练的这七个模块中,每一个都不是单独的模块。它可以适当组合,但是组合板块最好不超过三个。比如:热身+足球基础+比赛,热身+基本战术+游戏。身体素质+熟悉球性+游戏,等等。一趟训练课就可以这样组成,从学习到实践最后到运用。每一堂课都要与前后两节课环环相扣,循序渐进。
一、热身模块
任何运动都离不开热身,热身环节的好与坏直接影响运动员受伤的几率,在足球中它又可以分为有球热身和无球热身。热身也可以和身体素质与熟悉球性结合,在起初学生就开始接触足球时可以做一些游戏引入,让学生对足球感兴趣。无球热身中一定要结合足球这项运动,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专项热身,比如:双手前后绕肩、体前侧踢、弓步压腿、双脚前后交叉、防守基本步伐等等。有球练习可以结合足球做球性练习和足球基础的运传射来进行。也可以无球热身和有球热身结合。
二、身体素质模块
足球运动是一项激烈的运动项目,身体素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在对抗中能否有优势和受伤几率。身体素质中又分为耐力、协调性、速度等等。在这里我重点说一下协调性,协调性是足球训练里面非常重要的环节,我们的双脚比起双手活动要单一很多,所以用手和脚去控制球相比,脚肯定困难一些。在训练中我发现学生到后期学习动作或者基本战术时优点学生一点就会有的学生却怎么也做不好,我们总是说天赋差异,但是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协调性的差异,其实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战术学生都懂都能理解,但是做出来就会有差异。协调性好的学生动作做出来非常流畅和漂亮,反之则差强人意。所以在身体素质训练中,一定要注重学生协调性的发展,如:云梯训练、绕杆训练、单双脚跳、平衡能力及核心力量。
三、熟悉球性模块
在足球运动中熟悉球性是基本,通俗一些说就是培养学生用各个位置位置触球的感觉。也是为了以后运传动作之间的衔接,传射之间的衔接,包括个人技术的提升打下基础。常规的球性练习有很多,比如:双脚交替踩球、单脚前后左右拉球、脚内侧扣球、单双脚一拨一扣、脚底拉球外拨、颠球等等,难度也是由简到繁,又单个动作组合到多个动作。在这其中,颠球又是非常重要的熟悉球性的一个练习,非常培养学生对球的触感。这个练习对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有难度,只有通过不停的练习不断的找到触球的感觉才能将颠球这个动作做好。
四、足球基础模块
足球基础是指足球比赛中最常见的一些动作,也是足球的根本。一般包括运传停射等等。在这些基本的动作中又划分出了不同位置的不同动作,包括常见的正脚背内脚背外脚背的运球传球射门。对于小学的学生来说。大多数学生只需要掌握最基本部位的运传停射,然后把它变精,就非常不错了。足球基础是基本需要下大功夫来进行练习,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也要仔细耐心,讲清楚,讲到位。可通过热身、足球战术、游戏来加强练习。
五、基本战术模块
基本战术一般包括运传停射的结合练习和结合比赛针对防守、控球、传切等等来进行练习,要求尽量贴合比赛,一般是一些队友与队友的配合练习,让学生在正确的时间作出正确的选择。针对比赛中出现的问题演变成训练。做完练习能够在比赛中用出来。
六、游戏模块
游戏是增加课堂趣味性重要环节,学生不喜欢枯燥无味的练习方法,通过游戏,既让学生练习了内容,又让学生对足球产生了好感。在设计游戏的时候,一定要清楚的知道,这个游戏的意义在那里,培养了学生的那些东西,游戏的运用也是非常广泛的,可以用在任何环节,可以放在任何时间。但是一堂训练课放入游戏的时间就决定了游戏的难度,一定要切合训练。针对学习内容来安排游戏。
七、比赛模块
足球这项运动最终还是用比赛的方式来呈现,来决出胜负。所以比赛是所有环节的最终呈现,也是所有环节的检验标准。小学足球一般来说都采用五人制和八人制比赛,小学低段中段的学生主要进行五人制比赛,五人制优势在于场地小触球多传球多射门多,能够更多的让学生接触球,对学生的各方面提高都有很好的帮助。高段可以涉及八人制足球赛,可以让学生更清晰的知道自己的定位,和每一个位置的作用以及特点,为初中比赛做衔接。在几年前我最开始训练的初期,我不赞成学生一来就打比赛,我觉得只要打好基础,比赛的成果就能够体现。通过一两年的训练。我觉得我的想法是错误的。没有比赛,学生所有的练习都是纸上谈兵。没有比赛就看不出学生的诸多问题。比如在平时学生能够很好的传球,传的很准,达到了教练一定的要求,但是一到比赛,很多学生就做不好,因为临场的很多变化,心理紧张,还有对抗激烈等,各种因素导致球传不到位停球停不好的现象。现在看来,在学生学会基本的足球基础动作以后就可以进行比赛锻炼,及早的体会比赛的强度,克服心理压力。在比赛中找问题,解决问题。通过比赛也会极大的提高学生的防守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在涉及比赛最初期,学生会出现打堆现象、位置感不强、传球带球不流畅等现象。可以通过多打少设置中间人或者多设球门的方法来解决。
综上所述,校园足球训练环环相扣,每一个板块都缺一不可。针对低段训练应该稳扎稳打,把身体素质、熟悉球性、足球基础作为重点,只有打好基础才能在以后的训练中更快的领悟教练的意图,更好的完成足球战术和比赛内容。高段学生想要迅速在比赛中有所突破和成绩,应该把足球基础、基本战术、比赛这三点着重训练。通过临场的指挥和安排以及比赛队伍打法的确定,来弥补学生球性球感、协调性等等的不足,针对这样的队伍建议使用防守反击的战术。不管是那一个年龄段的学生,扎扎实实勤勤恳恳训练,教练合理的安排才是关键。希望今后的校园足球训练更具体更科学更完善。也希望中国足球在二十年后能够全面开花。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标准》
2.《足球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