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日期:2020-09-21

夹江外国语实验学校  李梦蝶

 

【摘要】小学英语学习主要是基础知识的学习,在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思维导图是一种把抽象思维转换成为一种具体的形象,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和理解,是一种比较有利于小学英语学习的方法。

【关键词】思维导图 有效性 教学应用

 

小学英语学习是英语学习的初始阶段,是教育教学的启蒙阶段,所以要尤其重视小学英语学习。但小学生好动,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而且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由于思维导图强调视觉和空间语言,它有助于学生使用整个大脑,能够促进学生更有效的理解,所以思维导图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最终提高教学效果。

一、思维导图的概念

思维导图,英文 The mind map, 又叫心智导图。它是一种图形与文字结合一体,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思维导图是一种开发思维潜力,提高思维能力简单高效的工具,而且它还能将思维形象化,把思维直观的表达出来。透过思维导图,不仅可以增强我们的思维能力和记忆力,也能启发我们的创造力和联想力。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1. 思维导图在单词教学中的运用。

单词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单词的背诵和听写就必不可少。但是学习单词也是最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无聊的。有的学生在记忆单词的时候是死记硬背的,找不到规律,长此以往,就失去了兴趣,还会有挫败感。所以就要求老师在词汇教学的时候要更具有直观性、趣味性、灵活性和关联性。而思维导图就可以帮助学生整合新旧知识,帮助学生记忆,提高学习效率。如我在教授外研版三年级起点五年级上册Module 9 Unit1 Are you feeling bored?一课中讲授better一词,我就做了一个思维导图,先出示学生以前学习过的letter,再以letter学better,用新知引旧知,降低新词学习的难度。在学习完better之后,请同学们回忆以-ter结尾的单词,进行头脑风暴,再用思维导图归纳总结学生们学过的关于-ter结尾的词。

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习总结以-ter结尾的单词,并且帮助学生加深记忆,在以后的学习中,如果他们遇到以-ter结尾的词,他们也能学会自己拼读。思维导图使词汇不再变得孤立、分散,学生能联系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并能发散他们的思维,还增强了学生的记忆力。而且这种方式让词汇的学习不再无聊枯燥,增加了词汇学习的趣味性、直观性与关联性。思维导图如下:

 图片1.png

2.思维导图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阅读现在已然成为小学英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尤其是在小学高段,阅读比重提高了。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一直是我们这些一线教师的教学难题。现阶段小学英语教学主要存在的问题有:(1)部分阅读材料缺乏有趣的故事情节和图片,很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2)教师注重语法和词汇教学,阅读缺乏乐趣;(3)阅读教学无法与实际运用结合;(4)教师固守课文框架,缺少人文启迪;

如果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没有发挥其主体性,学习和理解必然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而思维导图可以通过形象的“图”直观呈现大脑放射性过程,将大脑思维可视化,化繁为简,还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在教授外研版三年级起点五年级上册Module 7 Unit1 He can’t see. 一课中,我就以dogs为中心词,学习文本,围绕着狗狗帮助别人,用思维导图形式来板书,板书如下:

 图片2.png

在处理文章的时候,先让学生整体观看一遍动画,并提出What’s the TV show about?,学生在整体感知文章之后,回答出It’s about dogs.接着我就在黑板上贴上Dogs的图片以及彩色词条,以Dogs为主题,来学习课文。第二步学习课文三幅插图,分别以观看动画补全句子(This man is____.He can’t ____. This dog ______.)、听音补全句子( This girl is _____. She can’t____.This dog _______.)、阅读短文补全句子(Last week, there was a ____.This dog __________.),分顺序把图片和重点单词彩条贴上。第一次是我贴的,第二幅图和第三幅图是让学生自己贴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他们也很喜欢这个环节,并觉得非常有趣。第三步,通过三条狗狗帮助三种人来让学生总结出:Dogs are useful.进而对同学们进行情感教育:Dogs are our friends. We should be kind to them.最后一步,让同学根据思维导图复述课文,这节课下来,有大约70%的学生能够根据思维导图背诵课文。通过和学生共同制作思维导图,让整体文章变得更清晰更有逻辑性,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并且整个过程学生自己动手参与,教师放手学生,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思维导图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现在很多学生都有个“通病”,会读不会写。大多数学生读课文问题不大,但要他们自己下笔写就特别难,我们暂且抛开单词量和语法的问题不谈,很多学生没有自己的思想,比如我在教授外研版三年级起点五年级上册Module 3 Unit1 Where did you go?一课的时候,在教授完新课后,我就让学生写一次他们的旅行,很多学生就给我说,不知道该写什么,不知道该如何下笔。针对学生的这个问题,我在处理Module 3 Unit2 Daming took a photo of his father.这篇文章的时候,也用了思维导图,主要围绕着who,where,how, when,what五个疑问句来开展,思维导图如下:

 图片3.png

在学习完课文后,让学生根据这个思维导图写他们自己的一次旅行,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整理自己的写作思路,让写作变得轻松一点。

三、结束语。

思维导图能够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很好地结合起来,最大程度地激发大脑的联想和创造力。运用得当,它对学生无疑是有益的,但是现在我们对思维导图的掌握运用还不是很完善,作为一位一线教师,未来的教学道路上,要多学习,多反思,争取更好地把思维导图运用在教学上,吸引学生的兴趣,发散学生的思维,教学之路任重而道远。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