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搭梯子”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日期:2020-09-21

夹江外国语实验学校  江岚


语言技能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对这些技能的综合运用。学生通过大量的技能训练及语言实践活动,提高其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为学生创设语言运用的情境,并在语言学习和技能训练的过程中持续不断的提供有效的教学支持,即通过搭建不同形式的学习梯子来帮组学生理解和运用所学语言。

一、设立问题的阶梯,促进学生听力理解能力提高

     学习英语新课多数是用听力和回答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小学低年级学生在听多人对话或者文段的时候,往往有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在听前帮助学生明确听的目的,并通过搭建问题的梯子来训练学生听的能力。搭建问题梯子需要老师对听力材料进行综合把握,将问题由简到难进行巧妙设计,层层递进,既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例如,在外研版英语一年起点二年级上册Module4 Unit1 Sam likes T-shirts.的教学时,我把整篇课文作为听力材料,其内容如下:

Amy: Look, a T-shirt. Mum: Sam likes T-shirts. Sam, here’s a T-shirts for you. Sam: Thank you, mum. Amy: Hm, he likes it. Sam: Look, a dress. Dad: Amy likes dresses. Amy, here’s a dress for you. Amy: Thank you, Dad. But it’s too small. Sam: Haha... Mum: Amy, look at this one! Sam: Amy likes this dress.

我通过分层提问为学生搭建学习的梯子,引导学生逐步了解故事内容,训练学生的听力理解技能。第一遍听时,我提出问题:What clothes does Sam like? What clothes does Amy like?引导学生获取两个小朋友对衣服的喜好。第二遍时,提出问题Does Sam like this T-shirt? Does Amy like this dress? 最后再让学生听音回答Amy为什么不选爸爸选的裙子,这个细节,需要学生仔细听才能准确回答。

这三个不同层次的问题构成了一个问题链,互相关联,层层深入。既有听力中直接获取信息的问题,同时也有引发思考的问题,这样使得学生不但能理解文本内容,还能合理推论事情的原因。照顾了全班大部分的学生,使每个学生参与到学习中。问题梯子的搭建,使学生得到了多种听力能力的训练,如:整体把握课文大意,细节理解,推理等,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听力和理解能力,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搭建梯子的图示,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通常老师为了巩固知识要点,厘清课文脉络,一般会设计让学生复述课文。对于篇幅较长文本,学生难以短时间内记住所有信息,表达片面、错误较多。此时搭建适当的梯子图示就有助于学生把握文本脉络,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逻辑性和准确性。

例如:二年级上册Module9 Unit 1 It’s winer。介绍的是四季表达,以及天气和人们穿什么衣服。在课文教学时,我巧妙的把四季的天气和衣服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将重点单词和一些卡片贴在黑板上。课文学完后,图文图示清晰地呈现了四季的特点,其中的关键词能帮助学生理清思路,给了学生一定的提示。

在思维图示的帮助下,学生能完整的、条理清晰的复述上述信息,这也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架设情境梯子,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的提高,通常是在一系列情境化的阅读活动中实现的。给学生架设情境梯子,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连接已有认知结构中的相关经验、知识与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

例如:在六年级上册Module10 Unit 1 Don’t talk in the library.的教学中,我在学生读前和读中读后搭建情境梯子,帮助学生达成目标。

1、读前搭建情境支架,建立与所学知识相关的概念框架

      本堂课一开始,我和学生朗读了Don’t jump on the bed.的韵句。板书Don’t do sth.句型。再用课件出示一列图片,让学生判断这些行为的对错,并对学生说:“你们向对他们说什么呢?”引导学生用Don’t do sth.的句子说出自己的想法,由此引出本课的重点Rules。

2、读中搭建情境梯子,引导学生沿着梯子不断攀升

我提出问题:What library rules do you know?请学生起来谈论自己知道的关于图书馆的规章制度。然后询问:What are the rules in the text?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文本,同时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通过阅读,学生归纳出以下几条规章制度:Don’t talk in the library. Please be quiet.Please stand in line.

3、读后搭建情境梯子,完成知识的应用

学生学完课文以后,我让学生讨论在图书馆还应该遵守哪些规则,并通过图片进行适当拓展,比如不能在图书馆追逐打闹、不能吃东西、不能打电话等等。

在本堂课的教学中,先利用生动、直观的图片激发学生的联想,唤醒学生记忆中相关的知识或经验,让学生建立起rules(尺子)的概念,在引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让学生在设定的情境下围绕主题进行自主阅读,最后再创设情境,促进了学生知识的应用。

    总而言之,给学生构建各种各样的“梯子”,可以大大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构建,也能极大的提升学生语言水平和智力水平,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