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笛的有效教学—以吐音为例

日期:2020-09-21

夹江外国语实验学校  戴倩倩

 

【摘要】吐音作为竖笛演奏技巧之一,有其不可或缺的存在性。而在应用竖笛吐音技巧过程中,只有科学规范地掌握吐音技巧,才能达到得心应手的演奏运用;只有加强理解、领悟吐音技巧的情感内涵,才能更好的为音乐本身服务。本文将结合竖笛吐音教学对吐音进行研究。

【关键词】 竖笛 吐音 教学

 

  竖笛作为欧洲最具韵味的木管乐器之一,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洗礼之后,散发出独特的风韵及魅力。它的音色不仅能表现女子般细腻的情感,也能表现出男儿般威武地形象。正是基于竖笛独特的音色表现力,为它赢得了大众们的喜爱。笔者认为,竖笛音色独特性的展现,离不开演奏者对竖笛演奏技巧的掌握。可以说,演奏者只要规范地掌握了演奏技巧,他的演奏就相当于成功了一半。关于如何科学规范地掌握竖笛演奏技巧,笔者下文将结合竖笛的吐音技巧作系统的分析。

一、竖笛“吐音”分析

竖笛这一木管乐器,随社会的变迁几经变化却仍立于“不败之地”。其未被社会发展的潮流所摒弃,也足以证明它在大众心中举足轻重的存在。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我国笛乐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被民族音乐所吸引,纷纷参与习笛。而竖笛这一乐器也慢慢进入大众视野,十八世纪初更是进入了中小学课堂中。随着演奏的需要,“吐音”也在作品中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吐音作为一种常用演奏技巧,分为单吐、双吐、循环双吐、碎吐等,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作品中被广泛应用。

二、竖笛教学

(一)儿童习笛学情分析

童年期在心理学上被定义为6、7—11、12岁的孩子,大致相当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此时期的学生习笛受多方面发展影响,表现在:①感觉发展方面:儿童手指尚未发育成熟,手指灵活度还有待提高;肺活量不够,吹奏费劲,易缺氧;辨音能力较快,但缺少精准性。②知觉发展方面:学生审美意识比较单一。③注意、思维方面:注意力不集中,注意稳定时间大概保持在25分钟左右。思维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所以,这个时期的竖笛教师教学工作要结合儿童生理、心理的发育特点,有目的性的、科学的攻克这些问题。

(二)竖笛教学

我国现阶段虽多采用传统教学为主,但为顺应时代发展需要,创新教学也正为人们所追求、提倡。竖笛教育工作者在继承优秀教学文化的同时,也应积极学习他人创新教学思路,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笔者受“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和“柯达伊教学法”的影响,认为竖笛教学不仅仅是对学习者技能的枯燥训练,更多的是对他们兴趣、好奇心的培养。

1.乐曲情感兴趣的培养

初学竖笛者往往不能准确表达作品情感。拿成人和儿童吹奏竖笛“吐音”来说。他们之间不同的是,成人情感积淀丰富,对吐音的情感表达更加准确生动。而儿童往往社会历练不够,还没完全具备准确理解和表达乐曲情感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能过多勉强学生完成作品情感要求,更多的是鼓励学生对新情感的一种体验。如在《塔塔尔族舞曲》135—158小节中双吐音的学习,教师可使用铃鼓、沙锤、小鼓等打击乐器演奏此段旋律,让学生体验具有塔塔尔族民间特色的旋律,再开展教学。

2.技能兴趣的培养

学习何种乐器对技能的训练都是枯燥地。学生如何能在枯燥训练中,衍生出兴趣来,就需要教师具备更加开阔的教学眼界。

吐音力度学习。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种想法,竖笛教学者应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遵循科学的教学原则。教师同时教俩个学生吹奏强弱吐音,其中一位可能花大量的时间都只能吹出同等强度的吐音,但另一位可能很快就能领悟它。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首先,教师应先示奏,引导学生体验乐曲;其次,教学生演唱吐音旋律,通过演唱明白吐音强弱关系;然后,联系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地布置练习任务,对气息进行强弱训练;最后,当学生对气息强弱有一定控制后,再行让他运用到吐音学习中去。循序渐进的教学,既保护了学生的自信心,又完成了相应的教学任务,学生在这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而加强他们学习竖笛的乐趣。

吐音节奏学习。我们都知道,双吐常用来演奏四十六节奏型,音响效果要求每个吐音听来都时值平均,仿佛同一个吐音样。由于习笛者学吐音,大都是从单吐(T)入手的。当学习者进入双吐教学时,常常会不习惯双吐中新出现的库(K)音,造成“TK”两音听来有很明显地音响差距。笔者认为,教师在进行单吐教学时,应有预见性的对双吐进行基础训练。但只单独对吐(T)音或库(K)音中一音进行训练,在笔者看来都是不科学地。笔者认为,吐、库两音可以同时进行训练,而不是单一的追求一个技巧掌握后,再进入下一个技巧的学习。教师在进行吐音教学之前,可先告知掌握吐音的重要性,使他们产生对吐音重视的心理,积极加入学习中;或播放乐曲片段,让学生感受吐音在乐曲中的微妙所在;或者设置趣味性的教学情境,激发他们好奇,进而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竖笛教育者们不管是进行吐音教学,亦或其它竖笛演奏技巧教学。除自身具备扎实的功夫外,还应合理运用科学的教学手段,针对不同教育问题,对症下药,达到教学目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1.吐音作为竖笛演奏技巧蓝图中不可分割的一偶,督促着学习者、竖笛教育工作者们对它的重视,可以说“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就是对吐音学习的完美佐证;2.竖笛的每一个演奏技巧作为连接演奏者与听众之间的纽带,起着传情达意的作用。听众与演奏者情感达到共鸣过程中,演奏者的演奏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说是达到效果的成功标志。3.为适应教育现代化发展趋势,竖笛教师施教时,对待初学者不仅要有良好的心态、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而且还应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为教学提供不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达明欣.儿童竖笛教学研究——伙伴探究教学策略分析.当代音乐报,2017.96-98

[2]付传利,秦琴.论竹笛的演奏技巧与乐曲情感表达之间的关系.三峡大学学报,2009.6.140-141

[3]宛煜.论竹笛演奏的情感表达.民族音乐报,2013.3.27-28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