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江外国语实验学校 周诗睿
【摘要】数学概念的知识教学,就是要使学生从中获得一些数学基本概念,概念教学在数学教学中具有关键地位。学生想要获得数学基础概念,一方面需要依赖自己已有的数学知识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也需要依赖于一定的综合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特别是抽象分析综合、抽象分析概括、分类分析比较、形式化、具体化等各个方面的思维能力,数学知识概念课的教学过程应真正达到概念作为知识教育学习的知识要求,使学生正确认识一个概念的历史由来。只有真正的掌握了这些数学概念的基本内涵、外延及其表达形式,才能真正正确的掌握这些数学概念。
【关键词】数学概念;探究式教学;探究法
一些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认识不够,有时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表明学生在学习中并未理解真正意义上的数学概念[1] 。
要想增强数学概念的探究性学习,就不仅仅要在学习的过程中以其他理性学科的理论做基本的参照,还要关注数学本身的探究性特点,要注重运用数学理论问题、数学理论推理,和其他数学理论实验方法结合进行增强数学概念的探究性的学习。
1 数学概念探究教学法的过程
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独立自主的加入到学习数学概念中去,大部分的教师会引导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只有在学生遇到实在不会的题或者困难的时候,老师才会适当的点拨一下,让学生慢慢的探索到正确的方向。
探究式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学活动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使学生乐于发表独立研究思路和见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8]。其实探究性教学就是让每一个学生去自主的发现一个又一个的问题,然后再一一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可以说“探究”就是一种探索新知的过程。
1.1 激发自主探究欲望
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一个基本出发点与基本核心理念就是:老师去设定一个需要探究的问题,然后学生解答这个问题,这也是进一步深入探究的一个起点,从而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
1.2 训练自主探究的能力
课堂上通过小组合作交流问题探究,训练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综合思维能力。首先要做到正确处理老师的"引导"与每位学生的"探究"之间的必然互动关系,还要做到不让学生无边际、漫无目的地去自己摸索和探究, 也要做到不能过多地去寻求它的牵引。
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训练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思维能力,也可以通过多做课堂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学习的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合作交流探究问题讨论的具体内容和活动形式也可以变得灵活多样,可以让学生进行同桌相互帮助,或四到五人一个小组或前后桌的同学自动组队的合作探讨等,让教师和每位学生之间充分地交流他们自学的成果。教师通过指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地参与探究实际问题,传授理论知识和引导学生自己解决实际中的问题,一次次的训练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让学生对数学概念更加熟悉。
1.3 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1、留因材施教的数学作业。老师根据学生的上课情况和课堂作业完成情况的差异,留下一些适合学生的作业。这样不仅可以为之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也可以提高学生自觉主动写作业的积极性。
2、留作课外练习的数学作业。课外的一些阅读、练习作业,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认识到更多的数学概念,也可以让学生积累到更多的素材,大大激发了学生独立自主参与学习的兴趣。
3、留抄写笔记的作业。抄写笔记不仅可以让学生对概念的记忆加深,还可以找到自己不懂得地方,及时询问才能对概念的理解更加透彻,持之以恒,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概念的兴趣。
2 数学概念探究教学法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教学中,强化概念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分析、归纳、推理、总结的能力,这样既可以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4]。
抽象思维是数学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它具有精确性、模式化、等特点,为了更好地发展学生数学抽象思维素养,数学教学应夯实抽象的基础,指导抽象的方法,重视抽象的过程,加强学生抽象实践,使学生经历完整的数学抽象过程 [5]。
2.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乐学”
每个学生都会受到年龄、学习的能力和知识水平的限制,他们对自己喜欢的事情充满了兴趣,并且会有很多的激情去完成它。教师在数学概念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创设一些有趣的问题和有故事情节的教学环节,还要把每个学生都带到知识的海洋中,让他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吸收。
主动激发每个学生对数学概念的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的探索数学概念的渴望都燃烧起来。由于每一位学生都拥有主动求知、自我发展的机会,所以应该让每位学生都发表自己的一些见解以及提出的一些新的想法,再一起沟通,这样学生的创新能力才会有所提高。
2.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质疑”
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有疑问才会产生思维的冲突,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6]。每个学生都有很强烈的探求知识的欲望,这使他们对未知的东西有着一定的问题意识,而这些都是使学生产生质疑的诱发剂和源动力。
提问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可以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对这个概念是否理解透彻。
2.3 提供动手操作机会,让学生“创新”。
教师应该尽可能去创设一些问题情境,提供更多的探究操作的活动,这样才能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数学概念的探究教学中,教师多给学生时间和空间,多给学生创造可以自己动手的机会,只有他们自己动过手才知道哪里不足,需要改正;哪里可以进行创新,怎么创新。在学生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再通过大量的练习,学生就会在“动”中施展创新的潜能。
3 数学概念探究教学法的应用
探究式的教学作为一种常用的课堂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让学生通过对概念进行探究,在课堂上与其他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与所得到的信息,创造一个自由平等、和谐融洽的教学课堂环境。学生相互交流、相互督促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让每个人都习惯这种团队的协作,成为一个具有优良品德和强大能力的人。
3.1 提高小学数学课效率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和家长关心的重点一直都是教学质量。探究式课堂教学作为一种高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学生和教师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究式课堂的研究和学习中,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课堂学习积极性和效率[2]。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数学是一门抽象性的学科。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目的并不只是充分掌握数学知识,还要提高数学能力,通过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各种问题 [3]。
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教授每个学生基础的数学概念,还要培养出学生对基础数学概念学习的指导思想。其中,知识结构创新理论是老师和学生学习和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指导思想。而探究式创新教学本身的这些特点,对于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实践意识等也有着独特的好处。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传统的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前必须仔细的研究数学课本,设置好学生所要探究的概念,只有充分做好这些的准备,才能让教师和学生更好的对于概念本身进行探究和分析理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通过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自主动手、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减轻教师课堂教学的压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董林伟.数学实验在概念教学中的运用[J].数学通报,2015,54(08):24-27.
[2] 张春光. 中学生数学概念认知理解过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
[3] 于立敏.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学思想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6(29):23-24
[4] 蒋元军.谈如何强化概念教学实践、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J].才智,2019(33):25-25.
[5] 张军.谈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抽象能力培养——以导数的概念教学为例[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02):129+131.
[6] 马焕福.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实践探讨[J].西部素质教育,2018,4(2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