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语文教学中立足学情落实难点—— 以《父爱之舟》教学设计为例

日期:2021-03-17

夹江外国语实验学校  葛江

 

【摘要】本课的教学设计主要是在快速默读指引下,抓住关键语句谈体会,感悟场景,并学会以小见大的选材,小组合作由扶到放,巩固习得的方法,让学生懂得在细节描写中方显现真情的道理并运用。

【关键词】默读  场景 以小见大

 

我校一直致力于创造学生需要的教育,所以在设计教学时,要先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再制定有针对性教学设计方案,才能让教学真正的服务于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真东西。学习本课之前我了解到学生已经掌握了在快速默读下抓住场景和细节感悟母爱得能力。但可能会在梳理文本场景时忽视第一个场景。另外,完成书写父爱的小练笔时,学生对爱的理解很片面和单一,所以学生在选材上可能会出现困难,这就是本课需解决的重难点。

基于我校一课一得的教育理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识字、写字2.快速默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这是本课的知识与能力目标,也是本课的重点之一;过程与方法目标:1.交流合作:抓住关键词句,品读感悟文中浓浓的父爱。2.迁移运用“以小见大选场景,细节描写显真情”的写作技巧,这是本课的重点之二也是难点;拓展阅读:感悟父子深情,珍爱亲情。这是本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基于以上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学科性学习活动,实、思、悟、写。何为实?扎实基础,梳理场景,何为思?合作探究,品味真情,何为悟,平凡小事,发现父爱,何为写?读写结合,书写父爱。

一、实

指的是课前导学,借助研创学习单(一)完成课前预习,检查研创学习单(一),了解预习效果。这里的设计意图是为了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及写作背景,扫清阅读障碍。借助研创学习单(二),学习、巩固生字词。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这里的设计意图是为了夯实基础,把握主要内容。

接着整体感知,把握场景,用列小标题的方式梳理出文本场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遗漏,如“卖茧子,买枇杷”,这个场景就最容易被忽视,基于创造学生需要的教育出发,老师应该在此,时及时点拨。此处教师应提出:虽然是简短的一句话,但也是一个场景,读得时候要更仔细。让学生关注细微之处的场景。

这里的设计意图:与旧知识勾联,快速默读,列小标题梳理场景,为感悟情感打下基础。

二、思 

是指课中研学,品读“逛庙会”,读懂深沉的父爱,之所以这里用逛庙会为例,是因为这一处热闹的场景描写与清贫的父子之间形成了鲜明对比,在这样一种情况下,父亲对我的爱依旧不减。学生也很容易能找到“吃凉粽子”、“热豆腐脑”“糊万花筒”里父亲对我的爱,此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想想父亲这些举动背后,包含了怎样的心理呢?那就是父亲,为我感到委屈和对我的疼爱。基于我校的教育理念:创造学生需要的教育,也为了突破该单元的语文要素,引导学生从平凡朴实的场景描写中,去读懂这细微之处的爱,这个场景就具有了很好的教学意义,也为后面学生以小见大的写作奠基。

小组合作抓其他场景,品细节,感受父爱。小组成员以:最令你感动的语句是?你读懂了什么?这两个问题为引领,交流场景。全班交流点拨关键,在读到缝补棉被时父亲的背影,顺势导入对比阅读,朱自清《背影》选段。抓住关键语句,(如:蹒跚、慢慢、爬下、一股脑儿都放在我的皮大衣上等,感受父亲对我的爱,)体会父慈子孝。

这里的设计意图: 指导学法。迁移运用,合作探究。拓展阅读体会父爱,再读场景,理解父爱。品读完背影后,教师随即提问《父爱之舟》中年幼的“我”是否理解了这份深沉的父爱?学生找出相应语句。

学生汇报时可能会提到“这是我第一次真正辛酸的哭”,说说作者辛酸哭泣的原因是什么,再让学生谈自己的体会,并回忆人生经历中第一次的感觉。我们预设可能有的学生会谈到:第一次感受到父母的苍老,第一次感受到班级的团结,第一次感受到清洁工婆婆的辛苦等等,引导学生打开思路,说清楚具体感受。这里的设计意图:口语训练勾连园地内容,同时了积累习作素材。

接着解读课题,最后一次提到小船时,作者写道:“我什么时候能够用自己手中的笔,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教师在此应提问:这艘小船能不能画出来?预设可能有的学生会说:能画出,因为看他画了那么多的船,想必画出这艘姑爹家的小渔船对他来讲不是难事。还有的同学可能会回答:他画不出来,因为父爱是无形的,不是用笔就能简单刻画的。这两种回答教师都应该给以学生肯定。

教师最后总结:小船可以用画笔画出来,但是父亲对我深沉的爱,却无法用笔画出,作者不仅想用画笔来画这艘小船,更是用蕴含深情的文字在刻画它,这艘一次次把他带向另一个地方的小船,所以小船不仅是生活之舟,更是承载父亲的希望的期望之舟,也是带着他通往人生一个个驿站的人生之舟。这里的设计意图是把握文章主题,升华情感。

三、悟

首先,回顾场景,小结选材方法。接着联系实际,从平凡小事中选材,完成研学单。这里的设计意图:突破重难点,学会选材。

本课作者选择七个展现父爱的场景,都生活中是平凡的小事,教学前,我们了解到在场景与细节中,最大的难点应是学生不会选材,比如选择生活中表现父爱的场景时,学生都千篇一律去写雷雨交加的夜晚,父亲背我上医院,或是父亲送我生日礼物等老套的素材,于是,教师在本课就要有意识去引导学生去突破这个难点。

先回顾场景,总结以小见大的选材方法,当学生回答展现父爱的细节时,教师应当予以帮助、指导。老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穿过马路,是谁强有力的大手紧握住了你的手?走过川流不息的的街边时,是谁一把把你拉来走在里边?熙熙攘攘的庙会,是谁愿意让你骑坐肩头开阔视线?琳琅满目货架旁,是谁叮咛要买健康食品?看着街边上让人垂涎欲滴的狼牙土豆,是谁不断探索,最终只为了一碗健康的狼牙土豆?是啊,这个人就是我们的——父亲。再让学生展开交流父爱的细节,我预设学生通过这样的一种引导后,可以更好的实现本课的目标,学生写的话题也会逐渐关注到生活的小事、小细节。

四、写

是指课后展学先完成小练笔。再推荐阅读《父亲的半瓶酒》,这里的设计意图:以小见大选场景,细节描写显真情。

总之,本堂课在快速默读指引下,抓住关键语句谈体会;体会场景,以小见大学选材,小组合作由扶到放,巩固习得方法;在细节描写中显现真情,基于一课一得的教育理念,本课最主要帮助学生实现以小见大的选材,孩子们也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建构知识,创生能力!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