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夹江外国语实验学校 姓名:黄佳雨
【摘要】生活如同万花筒,蕴藏着丰富的写作素材和创意灵感,生活化的习作教学能够建立起生活与写作之间的有机练习,引领学生在生活中探索发现、提炼加工,在生活中发现写作的亮点和趣点。基于此,本文将结合生活化习作教学展开讨论,旨在为习作课堂教学“加新、加趣、加美”,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习作课堂
三年级正是学生系统接触写作、掌握习作技巧的初始节点,也是培养学生写作积极性、塑造学生写作认知的关键期。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很多学生一到习作课就“挠头”,经常抱怨“不知道写什么、如何写”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和学生生活阅历不足、对生活缺乏深入观察体会有关,所以,教师要注重习作教学生活化,通过生活化的教学元素启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在习作训练中爱上生活、爱上写作。
一、有物可写:在生活中积累素材
“不知道写什么”、“没什么好写”,这是作文课上让学生普遍困惑的话题。如何让学生“有物可写”是帮助学生走出困惑的关键,而写日记就一个立竿见影的好方法。日记篇幅短小,记叙形式灵活,可以把生活中琐碎的、判断式的素材记录下来,也可以是一段简单的观察、记录、抒情等,这样的形式非常容易上手,而这些内容也可以作为习作中的有效素材。
学生的日记布置可以和习作教学主题相呼应,比如在写“让我开心的一件事”之前,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周日记主题,那就是“每天简短记录让自己开心的事,无论事情大小都可以写到日记里,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一篇完整日记。”这样的要求非常宽松,学生完成起来也没有压力。经过一周的日记记录,在习作课上老师公布“让我开心的一件事”这个作文主题后,学生就可以从自己的日记中提炼素材,学生会相互讨论、借鉴,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时候教师会发现,学生不再抱怨“没得写”,而是从一周以来自己的记录中比较、筛选、提炼,作文写起来也更得心应手。
二、有事可叙:在生活中发现灵感
很多时候,学生缺少的并不是写作素材,而是“发现灵感的眼睛”。生活中有很多美好的事物是学生司空见惯的,如果缺乏灵感的触动,学生可能对这些素材“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所以,教师要善于引导,启发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我们不一样”,而这种发现也避免了学生作文千人一面。
例如在“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主题写作中,很多学生用直观的、平铺式的叙述描述了“缤纷世界”,这些描写无外乎美丽的街道景色、绚丽的霓虹灯、怡人的绿化美化等,作文缺少新意更缺少个性。基于此,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发现缤纷世界”这个环节,引领学生从表现观察到内涵发掘,即“这个缤纷世界从何而来?”有学生写到:“公园里的园丁有神奇的‘绿手指’,他们照顾的花草树木都长得特别好,他们辛勤的浇水、剪枝、施肥,才让我们的公园里五彩缤纷。”原本单纯的对景物或环境的描写,融入了叙事之后,就显得很饱满、很充实,更更有说服力,这就是从表象观察到内涵升华的过程,虽然学生的笔调还很稚嫩,但是通过生活化的引领和启发,能够培养学生的生活化习作思维,在生活观察中发现并捕捉灵感,这样才能让我们的作文更加生动而有内涵。
三、有情可抒:在生活中感悟美好
情感是写作的灵魂,没有情感的文章就像文字的堆叠,干涩而平淡。所以,“融情于笔”是培养学生良好写作习惯的关键,而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及情感变化,则是写作情感的重要来源。生活是情感的载体,也是学生写作抒情的源泉。
在习作“这儿真美”一课,在第一次写作中,学生模仿范文按部就班的描写了景物的构成、特点等,看起来中规中矩,但是读来却总觉得缺少了些什么。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从本节主题进行拓展延伸,以“我来过这儿”帮助学生转换思维角度,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并从自身视角描绘“这儿有多美”,并以口头作文形式来讨论。在学生口头描述中,会不自觉的带入自己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以及联想等,而这正是学生作文中所缺失的。
有学生这样说:“那次大扫除我负责清理花坛,无意中发现月季花下面有很大的一片青苔,平时我们都没有发现,这里的青苔长得非常茂盛,而且一堆堆、一块块叠加在一起,就像爷爷的盆景一样,还有小草、小花点缀其中,就像一个微缩景观,非常漂亮。”这些话让其他同学很受启发,很多学生下课也去花坛观察。再次写作的时候,学生们的描述角度有了很大的变化,最难得的是在写作中注意到“情景交融”,而不是单纯写一段“写景说明文”,这说明生活中事物能够激发学生的美好情感,并能将这种情感诉诸笔端,通过生活化的习作教学,能够让作文课堂融汇“情、理、意、趣”,而学生也会更喜欢这样的作文课。
结语
“从生活中来,到心眼里去,溯生活之美,得写作之趣”,这是小学习作生活化教学的精髓所在。教师要善于引导、启发,赋予学生一双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眼睛,帮助学生掌握记述技巧,能够在表象观察中引发内心的思考,并与之形成情感共鸣,这样的习作必然会有血有肉、有温度、有创意,学生不再人云亦云,习作课也将成为灵感与智慧碰撞的快乐园地。
【参考文献】
[1]王敏.浅谈小学作文如何生活化[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7):115.
[2]韦金连.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的研究[J].教育观察,2020,9(07):113-114.
[3]黄永霞.基于生活化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3):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