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识字、阅读教学

日期:2021-06-11

夹江外国语实验学校  张婷

 

【摘要】语文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语文的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人们交流的思想工具。小学语文学习是拼音、汉字、阅读、口语交际、书法、写作的综合学习,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关键词】部编版  二年级  识字  阅读

 

语文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语文的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人们交流的思想工具。小学语文学习是拼音、汉字、阅读、口语交际、书法、写作的综合学习,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部编版二年级语文的教学目标和重点相对一年级来说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因此课堂教学重点和教学方法也有了很大的调整。

一、识字部分

小学低段识字与写字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如下: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其中二年级相比一年级,识字与写字侧重点由认识基本笔画和常用偏旁,强调按笔顺规则写字转移为认识部首,关注字的间架结构,独立识字方式要求由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变更为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并编排全文不注音课文,引导独立识字。在识字能力上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低年段重视通过多种方式,强化学生对汉字构字规律的认识。二年级上册识字形式丰富多彩。有识字单元中的韵语识字和字理识字,也有“语文园地”里“识字加油站”的事物归类识字和生活识字等。

部编版新教材非常重视自主识字能力的培养,还体现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螺旋上升递进编排中,通过这个自主识字能力的发展序列可以发现,通过一年级的入门以及发展,孩子已经逐步学会了利用拼音、汉字规律、字典、上下文以及生活经验等自主识字能力,在二年级上册的教学中尤其注重孩子对所学识字能力的实践运用。

如:《语文园地五》的“识字加油站”和《语文园地六》的“我的发现”,强化形声字的构字规律,鼓励“发现”意识,让主动学习成为习惯;《语文园地二》学习了部首查字法,介绍了部首查字法的步骤要领,并提出“用部首查字法,查查儿歌中不认识的字”,是希望查字典的练习要真正落实到实践中;《语文园地八》“字词句运用”查找独体字的练习以及《大禹治水》课后练习均是用多种方式,巩固和提高学生查字典的能力;《黄山奇石》以及《语文园地四》也提出“联系上下文,猜测词语的意思”的能力要求。

根据这些特点,我班实行的是“小组讨论制”识字法,即四人小组共同学习该课生字,组长负责组织询问组内每个生字识记情况,若有组员有不认识的生字则停下来其他组员举手讲述自己对改字的识记方法,直到帮助不认识此字的组员记住为止。若有全组人员都不认识的生字,组长则需做好记录,待小组讨论学习结束后进行全班交流、解决。这种方法极大地提高了课堂识字教学的效率,通过组内互助方式帮助后进生落实识字环节,同时锻炼了学生自主识字运用能力、合作学习和管理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针对学生共同提出的难字,教师课前会做好预设。在教学时会选择恰当的识字方法进行教学,并且联系生活进行字义扩展或扩词。如教学识字单元《拍手歌》时,我早已预设到“雀、鹰、雁”的识记对于学生来说是难点。因此充分利用课后习题,引导学生自行发现规律,了解“隹、鸟”偏旁表义的特点,用部件归类法识字。

而后,出示“锦鸡”的图片,从锦鸡羽毛的颜色、花纹与“锦”字本义对接,再从生活中取材,出示“锦缎”“锦旗”的图片进行举例教学,通过组词扩展,形义结合,复现巩固“锦”的字音与自形,极大地增强了识字的趣味性,同时也再次给学生渗透在生活中学语文的学习方式。

除此之外,随着学生识字量的增长,多音字、同音字和形近字也将做为识字教学的重点之一。多音字组词、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猜测多音字的读音、同音形近字辨析填空都是常见考察方式,具体可参照《语文园地六》、《语文园地三》的“字词句运用”、《语文园地五》的“识字加油站”。因此,在课后复习中,我们也常常会列出课后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进行分项辨析和语境填空练习。也会利用早早读和早读时间以小组或同桌合作方式对课后生字进行抽读检测,达到进一步复习巩固的目的。

二、阅读部分

部编二年级语文教材还体现了两大特点,一是双线组织单元结构,语文能力的发展有了更清晰的梯度目标;二是关注语用,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语文、用语文,这一点体现在识字、口语交际、课后练习等方方面面。

在第一单元的课后习题中,第一课《小蝌蚪找妈妈》课后习题要求在对比中感受用词的准确,第二课《我是什么》课后习题要求感受词语在描述情形上的细微不同,第三课《植物妈妈有办法》课后习题要求关注词语的运用。体现出本册教材在“积累并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语”这一语文要素的发展上遵循着由易到难、螺旋上升的梯度发展序列,稳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在语用方面,本册教材重视词句的理解、运用和积累,词句练习贯穿始终。教材设置第一、四单元围绕词句展开重点训练,通过语文园地“字词句运用”和“我的发现”等鼓励学生结合语境、生活经验以及词语的构词特点大胆猜测词语的意思;设置课后习题将词句的运用与课文的学习、理解和积累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凸显语用;设置“读一读,记一记”和展示台指导积累。同时,课后习题中借鉴语言形式仿说仿写类练习大幅提升,这都为学生的写话积累了丰富的语言素材,奠定了坚实的写作基础。课后练习中借鉴课文的语言形式,进行的仿写练习,也为我们实行小练笔提供了丰富的练习素材。

除了课本内的练习、积累,我鼓励学生扩展课外阅读,并用专门的摘记本记录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第二天和小组同学进行交流和交换学习。在积累的基础上,我也鼓励小练笔练习,充分利用课后习题中的语用练习,如:《植物妈妈有办法》中选用给定词语仿照课文说说你还知道哪些传播种子的方法,《场景歌》中选一张你喜欢的站片或图片,仿照课文,说说上面有什么,《妈妈睡了》中说一说你看到妈妈睡觉的样子等等,这都是我们小练笔的题材。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我采用宽容的态度,尊重学生的真实感受以及语言水平,进行适当指导和鼓励性的点评,引导学生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并将好的作品打印出来张贴在教室作品栏上或制作成班级作品集,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促使学生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的事物。充分落实语用要求。

随着教材的更新、变化,学生知识面及个性的发展,我们仍需进一步解读教材,把握教学重难点,并围绕重难点不断地探索、创新与改进教学方法,落实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教科书  语文》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2.《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回到顶部